
二月河通俗历史小说在这个新自由主义思潮滥觞的时代容易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些为帝王将相正名的文字背后隐含的是作者对主奴尊卑、领袖崇拜乃至家长制价值观的默许和认可,而二月河则是这类价值观的代言人。我认为这样印象是严重误读。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我认为二月河非但与这样的浅薄印象南辕北辙,其身上更是展现一种在中国文坛异常难得的开放、包容、自信乃至裹挟着朴素自由主义人格的知识分子气质。
诸位是否同意我的观点,不妨从以下二月河访谈的摘编中自行判断。
2004年《人民网》访谈:文坛上没有不落的太阳
问:您喜欢读什么书?哪些书对您影响大?
答:中国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一些历史传记都喜欢读,最喜欢的是《聊斋》。还喜欢伏尼契的《牛虻》,托尔斯泰的《复活》与《战争与和平》,雨果的《悲惨世界》,普希金的诗歌,泰戈尔的诗歌,莱蒙托夫的诗,非常喜欢马克吐温的文章。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受《牛虻》影响很大,文革后,接触到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就被他俘虏了,我认为莱蒙托夫比普希金更好,他是新诗歌的鼻祖。 你一定要读读莱蒙托夫的诗。
……
问:您是一个名作家,这就注定您与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些不一样。您做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在创作与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矛盾,是吗?
答:我们这个家是各干各的。我的女儿、夫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学业,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谁也不依赖谁,彼此都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我夫人是铁路局的三八红旗手。我的女儿是军人,现在读军校。她也读我的书,不过因为她还年轻,可能对我的小说的内容不一定感兴趣,她爱读琼瑶、三毛的作品,但这并不防碍我跟我女儿的感情,我很爱她。我的女儿和夫人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