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主义到国家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Borawoy的回顾与反思

收录于The Critical Study of Work,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一、Borawoy的全部研究工作聚焦于工人的经历及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

这里包括两个问题:管理者如何获取工人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合作?为什么工人愿意付出大于他们劳动力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

  • 在马克思所描绘的19世纪的英国,剩余价值是通过威吓,工人出于生存需要而害怕丢掉工作,只好服从。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者几乎不能任意解雇员工,失业赔偿和替代性工作机会也增加了,榨取剩余价值需要更加精细微妙的手段,垄断资本主义创造出规训的新技术即同意压倒威吓的新技术。

红色工程师的崛起:清华系与中国技术官僚(二)

“透過階級形成社會流動的社會學視角,安舟洞悉且細緻描述了清華大學的歷史。從早期中共強行管制這所精英學校,到文革中的鬥爭和後毛時代的糾正,直至近年高科技資本現身清華科技園,安舟記錄了這所大學作為精英熔爐的一點一滴。希望瞭解中國革命曲折歷史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本書。”

——魏昂德(Andrew Walder)Stanford University

第一章 阶级权力的政治基础

一、“红”压倒“专”的权力结构是如何形成?(清华大学所处的外部环境)

  • 1949年在共产党的队伍里,80%的成员都是农民出身,极少数接受过正规教育,大多数的党内高层来自乡村家庭,靠着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升迁至领导岗位;
  • 在共产党掌权的头十年里,在农村,党靠着有计划、有计划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没收昔日精英的生产性财产,消灭了支撑他们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根基,昔日农村精英成为了贱民;在城市,党先是通过国有化夺取了大型工厂,然后发动一系列三反五反运动去动员工人反对雇主,最后在每一个企业里建立起共产党的统治,昔日的城市精英虽然保留了职位,但政治上弱不禁风,但他们的文化资本无法被夺去,即教育和技术专长。
  • 两大迥异的精英群体在个革命后的社会秩序顶端不自在地共处着:一个是新政权下的政治精英,由农民革命者组成;一个是昔日的知识精英,大多由财产被剥夺了的阶级成员组成。两者依赖着不同类型的阶级资源:前者依赖政治资本,后者依赖文化资本。

什么是解放社会学?

Joe Feagin & Hernon Vera

载于Liberation Sociology,2001, Westview

一、解放社会学:研究社会的批判方法

  • 解放社会学关心减少各种社会压迫,创造一个更为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 解放社会学不是要提出一种抽象或教条的方法,而是倡导社会学走一条知识解放之路,以实践一种“良善的社会学(good sociology)”,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对社会学研究各阶段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红色工程师的崛起:清华系与中国技术官僚(一)

作者简介:安舟(Joel Andreas),UCLA社会学博士,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社会学系副教授

原书英文版Rise of the Red Engineer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hina’s New Class于2009年由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中文版《红色工程师的崛起——清华大学与中国技术官僚阶级的起源》于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何大明译,董一格译校。

Giddens论高级社会的阶级结构

一、韦伯主义的批评

(一)韦伯的阶级理论是英文世界了解德国社会学阶级理论的窗口,但韦伯分析的真实意义时常被误读。

(二)韦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批评与超越:

1、韦伯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第一个超越是清晰区分了阶级、地位团体(status)和政党(party);

2、韦伯强调的是一种关于阶级的多元主义概念,并进一步区分:

  • 所有权阶级(ownership class;Besizklassen):这是食租者(rentier),所拥有的财产是用来产生回报的。
  • 营生阶级(acquisition class;Erwerbsklassen):这是经营者(entrepreneurial),提供服务在市场上加以出售。

3、韦伯认为无产者(propertyless)根据其所垄断的市场技能(monopolisation of marketable skills)可以是分化的(differentiated)。

4、韦伯认为中间阶级处于“正向特权阶级(有产阶级)”positively privileged class(the propertied)和“负向特权阶级(既无产亦无市场技能)”negatively privileged class之间。后者和无产阶级一样,但和具备市场价值的无产阶级也不同。

5、韦伯认为阶级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属性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机会,并且在特定的情况下阶级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主观上自我意识得到的共同体。而地位群体(status groups;stande)则通常是以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的。

6、韦伯认为权力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第三个社会分层的维度,阶级、地位团体和政党全部都属于“权力分配现象”。

Castells自传:一种权力的社会学(一)

翻译:Ging Lam

关键词: 传播技术、学术自传、网络社会、权力、都市性

摘要:本文是对我过去50年学术生涯(1965-2015)发表的研究成果的一次自传性回顾。本文强调一条共同的线索以贯穿大量相异的主题,从而把我诸多学术项目聚拢在一起。这条线索即探寻一种关于权力的扎根理论。本文回顾了这一理论的成型过程,但不掩饰其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和矛盾。我认为权力关系在所有领域中都是社会的基础性关系。在此,我演示了我的研究是如何运用这种取径去研究都市结构和空间的动态;研究信息技术的使用及其结果;研究全球化的过程;研究网络社会这种新型社会结构的构成;研究数字环境中传播与权力的交互作用。最后,我提出了一种网络社会中的权力网络理论,而这一社会我们正身处其中。 导论:为何是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