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读博士,最大的痛苦,除了缺乏科学的学术指导,还有难以找到正确的求学方向。而后者给我带来的人生困惑和压抑,往往比前者更甚。我时常被这种痛苦侵袭,夜不能寐。我曾把这种痛苦感觉称为”对无知的惶恐”。给它命名,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掌控它。

对无知的惶恐,不是一种无病呻吟或自怜自艾。芝加哥大学商学院Thomas Talhelm谈及他为何着迷于跨文化研究时,也曾描述过这种非常私人的情感:

“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I was actually most interested in philosophy. Why philosophy? Because I wanted to understand the real truth. I thought, if I could understand how cultures influence our thought, then I’d be able to neutralize that influence and get closer to truth, and avoid that problem. ”

简单概括他的话:我极想通晓真理,如此我便能知道周遭文化是如何主导我们的思维,接下来我便拥有一种能力,去取缔文化对我造成的难题。Thomas Talhelm的话传达出一种深邃的道理:知晓,是为了掌控;无知,令人惶恐

读Thomas Talhelm的文字,我瞬间想到晚年的费孝通。因为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提出,建国后若干在大学停办的社会科学“需要赶快补课”。那么,“补课”的重担对于已年过古稀的费孝通而言,会不会带来极大的惶恐?我说的这种惶恐,自然不是指对担当学术责任的惧怕,而是一颗选择自我尘封的心灵有机会重新沐浴真理的阳光时,对未知产生的恐惧。

当我翻阅《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在这一时期的系列刊文时,如我所预料,很快读到费孝通极大隐忍和隐秘的情感

“最近这段时间里在我脑子里转动的’补课’却是针对我个人而言的。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学术上需要好好地补补课。特别是在听了北大一百周年期间国外学者那系列演讲之后,更觉得自己有此需要。分析一下我这种自觉的迫切心情,看来是由于这几年来,特别是这一年来,我日益觉得所处的时代变动得太大和太快了。在我参予这次系列演讲时已有所流露。我在这系列演讲里宣读的那篇‘读马老师文化动态论书后’里曾说,一个学者的理论总是反映他所处时代的实际。时代在变动,一个学者的理论也总是跟着在变动。我用这个观点去说明马老师怎么会提出文化动态论的原因。我一面写这篇’书后’,一面反问自己,我跟上时代没有?这一问,使自己惊醒了。“——《温习派克社会学札记(一)》

“这一问,使自己惊醒了!”

费孝通的一番话,令我浑身颤抖。接下来,一再而三读到:

“学术工作又是细致的脑力劳动,不发挥研究者的自觉、自主不行。可是这里面也有研究者的觉悟水平问题。我这里所说的自主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的。这里牵涉到一个人的品质、作风和境界。”——《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思想访谈》

“谈谈研究所如何发展,有几点我想强调一下。第一是要知道形势,明白自己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通过北大的百年校庆和大家的努力,我们举办了国际学术讲座,办了研讨班,扩大了影响,但要清楚我们的差距,名实距离在哪里,方向目标要清楚。“——《费孝通先生谈学科建设》

“我认为出版工作中最基本的是教材建设。一个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师资,师资的培养必须走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路子,光靠一本讲义是不行的。教师作研究,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自己关于学科的知识得以不断提高和创新,因此给教师和研究者不断地提供条件,让他们获得信息就十分重要。而对于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教科书,概论性的课程是最重要的,也是要最好的老师来教的。我们上学那个时候,社会学概论都是由最有名气的教授讲的,一方面是因为概论最不容易讲好,同时,要给初学者一个开宗明义,一个好的引导,加大吸引力,把基础打好。我因为半路出家,没有上好这一课,总感到是一个缺憾,至今还在补课。我到英国留学念博士学位时,导师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每周师生共同进行“Anthropology Today”的研讨。“今日人类学”讲的是最前沿的东西,学生若参与还要能跟得上才行,这种学术训练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想作为经验之谈,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是对于本科生,另一个是针对研究生。我们现在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尤其要清楚这一点,不足的方面,自己要努力补上,才能教好学生。“——《谈谈社会学的教材建设——在<高校经典教材译丛·社会学>首发式暨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现在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用刚才校长的话说,我是下午2点半的太阳,我们见面机会也会是有限的。当然我会尽量多来。我现在还在尽可能多地工作,把我的想法写出来,最近刚刚写完了《九十新语》的系列,一共五本小册子。我们大家都一样,要不断创新,思想不能停,一定要跟上时代。我现在已经活了九十岁,看到的已经很多了,但是总是感觉到有新的东西在出现,永远感到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我本人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了,但你们年轻人要抓紧,要跟上,这第三级跳要跳一跳试试,不要被落下。我很高兴今天能与你们见见面,和你们见面能够使我得到活力,吸取新生力量,以后还请你们多帮助。谢谢大家。”——《从实求知: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迎新会上的讲话》

“自我70岁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以来,做了几件事情,最重要就是重建社会学,不能说是恢复旧的社会学,当时虽则从外国引进了一些,但已提倡中国化、本土化,要植根于中国自己的土壤中。这方面我们老一代学者的确做了不少工作。他们联系中国实际,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方法,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中去认识自己。可惜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这些工作中断了。……我们这一代人基础打得不够,没有能把学科建成,非常抱歉。……今天大家就社会学系重建20年说了不少好话,我自己感到很惭愧,虽然自己做了点事,提出一些课题,但是工作做得很不够,年龄大了,力不从心,希望年轻一代加倍努力,团结协作,继续开拓此项还没完成的事业。”——《回眸七十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庆祝会上即席讲话》

“我在上大学时看到美国的很多大学都为学生编写各学科的总论性的教材或称读物,各自全面介绍本学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看了以后感觉很激动,似乎对大学理应掌握的知识很快又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既促进求知欲也启发年轻人去思考问题。因此我后来常想到在我们的社会学教育中如何吸取这方面的经验。”——《关于学科建设的一次谈话》

除了费孝通,何秉棣的学术自述也给我相同的感观。从上大学到现在,我唯独留着身边的纸本著作只剩何秉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这本书我从头到尾精读不下二十遍。我想,我最早的情感可能源自于此。

何秉棣回忆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谈到:

“半个多世纪后反思,纽约对我最深最大的影响是帮助我形成一种特殊的求知欲——不是对任何事物都想知道,而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力求知道其中最高的标准。”P206

何秉棣的自述不乏有这样启迪的段落。他求学时的一浪接一浪的紧迫、紧张和恐慌,同样投射为我的情感。这样细腻坦诚自己的求知过程,极少出现在其他学术传记中。学术的养成,绝非一时一刻;可是灌注地基的过程,许多学者毫不迟疑盖起黑布,只让你望得高屋建瓴,却不得而知这楼宇的脚手架,是怎样一点一点被搭起来。

今日打听到,耶鲁大学社会学系将于秋季学期迎来新的教员Emma Zang(臧筱露)。她是2012届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的前辈,在杜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她巨细靡遗地公开在博士期间的学习记录。这再次让我深深地感到无知的惶恐。

Selected Graduate Courses and Training: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PhD level:

  • 2018 Peer Relationship (Steven Asher)

  • 2017 Population Studies (Scott Lynch)

  • 2017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James Moody)

  • 2017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cott Lynch) (Audit)

  • 2016 Applied Bayesian Statistics (Scott Lynch)

  • 2016 Advanced Demographic Methods (Scott Lynch)

  • 2016 Meta-Analysis (Harris Cooper) (Audit)

  • 201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s (James Moody)

  • 2015 Fertility (Philip Morgan and Yong Cai)

Masters level:

  • 2014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Xiaogang Wu)

  • 2011 Medical Sociology (Piet Bracke)

  • 2011 Social Demography (Bart Van de Putte)

  • 2011 Big Structures and Huge Comparisons: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China, 1700-2000 (James Lee)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PhD level:

  • 2017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and Inequality (Patrick Bayer)

  • 2017 Labor Market and Development (Robert Garlick)

  • 2017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obert Garlick)

  • 2017 Using Data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Public Policy (Elizabeth Ananat) (Audit)

  • 2016 Panel Data (Shakeeb Khan) (Audit)

  • 2016 Applications in Labor and Family Economics (Marjorie McElroy)

  • 2016 Intra-Household Distributions (Marjorie McElroy)

  • 2016 Econometrics II (Matthew Masten and Jia Li)

  • 2015 Econometrics I (Federico Bugni)

  • 2015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Policy (I, II) (Billy Pizer and Frederick Mayer) ​ Masters level:

  • 2016 Applied Econometrics in Microeconomics (Daniel Xu)

  • 2015 Time Series Analysis (Takuya Ura)

  • 2014 Micro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Making (Charles Clotfelter)

  • 2014 Advanced Statistics (Seth Sanders)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Masters level:

  • 2017 Advanced Stochastic Modeling (Jeff Miller)

  • 2016 Applied Stochastic Processes (Rick Durrett)

  • 2016 Predictive Modeling (Rebecca Steorts)

  • 2011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Tom Loeys)

  • 2011 Principles of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Oliver Thas, Els Goetghebeur, Stefan Van Aelst and Stijn Vansteelandt)

Undergraduate level:

  • 2015 Advanced Calculus (Henry Adams)

  • 2015 Probability (Jonathan Mattingly)

  • 2014 Linear Algebra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lark Bray)

  • 2014 Calculus I, II, III (Wenjing Liao)

Additional Training

  • 2018 Bayesian Population Projections (Adrian Raftery and Hana Sevcikova)

  • 2018 Text Analysis using R Training Session, Duke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2017 RAND Summer Institute Mini-Medical School for Social Scientists

  • 2017 RAND Summer Institute Demography, Economics, Psych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ging

  • 2016 Berkeley Formal Demography Workshop

  • 2016 Fragile Families Summer Data Workshop

  • 2012 China Multi-Generational Panel Data Series (CMGPD) Workshop

从她的研修、她的发表记录看,我猜她一定有过排山倒海的压力。但我也猜她一定是下了万分刻苦和努力,也许还得到一点运气,找到了轻舟渡险、过万重山的办法。

我没有这种运气,但求攀附一点共同的惶恐,卖命驶船。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站作者